父母不是神,讓孩子知道我們也會有傷心、生氣、沮喪...的時候。
成為父母也似乎多了偶像包袱,要很包容、要很聰明、要很堅強....,在小孩面前似乎一切都要很厲害,但其實我很想任性........
許多專家總說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大人們一定要試著先同理孩子的感受,疏通情緒後再來引導、說理,這麼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讓孩子迅速冷靜下來還可以進行後續更深入的行為改善,不可否認這的確真的對於建立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而且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遵循著,但最近在我們家一連串重複上演的小孩鬧劇,讓我開始思考「在這個提倡不打、不罵教養的世代,為什麼身為大人總得無條件的接受小孩的任何情緒?」、「這樣做對孩子真的絕對有益而無害嗎?」 看全文